close

  2014年度公務員報考人數超過130萬,除了大當鋪專、本科生,報考者中不乏研究生、博士生。河南當地媒體通過調查收集民眾看法,60.6%的受訪者羡慕公務員,57.1%的受訪者覺得,僅就學歷而言,公務員可謂“人中龍鳳”,但受訪中六成公務員想過“辭職”,最終卻無一人辭職。
  插圖李宏宇
  “ssd固態硬碟比較中國式盤問”如何不再令人糾結
  春節期間,網友編了兩副詼諧的對聯。一副宿霧描述回鄉時親朋長輩的盤問,上聯“考了幾分什麼工作能掙多少呢”,下聯“有對象沒買房了吧準備結婚嗎”,橫批“呵呵呵呵”。另一副則是對這些盤問的“神回覆”,上聯“這個嘛呵呵呵呵”,下聯“那什麼哈哈哈哈”,橫批“阿姨吃菜”。
  雖是寥寥數語,但返鄉年輕一代遭遇“中國式盤問”的窘迫,躍然紙上。不過,換個角度看,這些提問不也是親友們對外面世界、不同生活的一種想象和好奇嗎?當鋪正是在這個層面上,單刀直入地盤問和虛與委蛇的回答,折射出價值觀念的碰撞、認知方式的不同。而這背後,則是城鎮化過程中文化轉型的大課題。
  故鄉不僅是舌尖的眷戀,更是精神的棲居、心靈的歸宿。不過,城鎮化的過程,也是以農耕文化為主導的鄉村文明,向以工業化為主導的城市文明演進的過程。預防癌症飲食變動不居中,文化難免會逝者如斯。當前,走向城市的億萬國人正處身這樣一個文化的十字路口。
  有人彙集了近60位網友的春節回鄉見聞,一個共同點是,物質豐富了,精神文化生活卻仍顯單調。還有人感嘆:回家後與親友甚至父母都無話可說,只能“舉頭看電視,低頭玩手機”。而“中國式盤問”也正顯示出,大城市與小城鎮間、城市與鄉村間的文化鴻溝,體現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、文化價值的潰散,讓哪怕最親近的人也難以彼此心靈攏聚。
  文化落差讓很多人的鄉愁無處安放,這是城鎮化不能承載之重。另一方面,則是強勢的消費主義對鄉土的侵蝕。低俗虛假的藥品廣告,已經占據了許多小城鎮建築的外牆;乾涸的河道里,滿是塑料袋、包裝盒等城市垃圾,恰如魯迅還鄉時的感慨: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。
  故鄉不可能總是老模樣,不過“中國式盤問”也讓人審思,如何讓我們的城鎮化包含文化記憶、跳動歷史脈搏?在新一輪城鎮化浪潮中,該如何讓凋敝的鄉村文化豐盈起來,如何讓含混的城市精神明朗起來,從而承續歷史、滋養心靈、形塑認同,讓上演著文化變形記的人們,不再是永恆的漂泊者、異鄉人。
  任敏
  東莞靠什麼挺住
  沒想到,馬年之初,引爆國內新聞媒體與社交網絡的重磅話題是東莞這座城市。
  幾年前,一部網絡小說《在東莞》曾讓當地警方為“捍衛”城市形象而大動干戈;城市英文名早已登上了西方主流媒體,主要不是因為它是中國製造業重鎮,而是那個別名。
  最近央視關於東莞色情業的報道實在不能算是真正的新聞,不過還是引起了躁動。在許多人質疑媒體“重口味”報道聲色場所的同時,社交網絡上“東莞挺住”的呼聲不絕於耳,由此引來網友戲謔:“東莞地震了?”
  質疑的理由之一,是媒體曝光侵犯了作為“弱勢群體”的性工作者。
  卷入風暴中的那些女子聽了這些“打抱不平”,可能會感激涕零,但對這種同情實在不能遮蔽了對“老鴇”的嫌惡。與此同時出現的,是賣淫合法化的論調。按照實用主義的邏輯,合法化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減少法律與現實間的衝突;可是,能否讓那些女子擺脫弱勢,還是個問題。即使賣淫合法化,似乎也很難“陽光化”。出賣身體總歸不是什麼光彩的職業,“笑貧不笑娼”只不過是說辭而已。還有一種論調,認為“存在即合理”。即便如此,我們也不應對這種“必要之惡”心安理得。
  坊間傳言,聲色場所對東莞的經濟貢獻率了得,解決了許多人就業等等。如此這般,東莞“娼盛”的背後,的確值得深挖。
  一位自稱在鞋廠老闆捲資跑路後,因生活所迫墮入風塵的女孩子“娟”,去年接受英國《每日電訊報》採訪時說:“我寧願在鞋廠工作,至少在那裡我可以靠雙手過活,而在這裡,我得靠自己的身體。”
  對於一座城市,靠弱女子的身體,終歸是挺不了多久的。
  王家全
  不動產登記真是“狼來了”嗎?
  2014年伊始,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步伐加速。只是,由於工作的複雜性和高難度,不動產登記需要耗費很長時間。不動產登記制度7年來進展緩慢,年中能否出台存疑。
  有恆產者有恆心,但自2007年《物權法》頒佈7年過去,登記工作仍是傳說。一句話,不動產登記雖牽一發而動全身,卻陷入不可說、不可知、不可論的境地。
  好在今年有關不動產登記的頂層設計較為頻密,尤其是李克強總理在廉政工作會議上提出,要加強反腐倡廉基礎制度建設,“建立健全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”。這也是中央首次將不動產登記明確與反腐倡廉掛起鉤來。
  不動產登記被驚呼為“狼來了”——因為在很多人看來,它起碼對應著兩種邏輯:一是狠噬貪腐,二是蠶食房價。的確,不動產統一登記建立後,同一權屬擁有人名下在不同城市的房產可一併查詢,異地購房的資金流向、程度、走勢可統一監控。但我們也不能忘了兩個事實:一者,以不動產來核查貪腐,能查出來的也基本是“毫無技術含量的貪腐”。更重要的是,這種事後救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,並不是源頭反腐,因為貪腐危害已然造成,並不能將之視為規制權力的尚方寶劍。
  至於平抑房價的想象,恐怕也是為時尚早。價格構成是個複雜的系統,寄望於灰色房屋入市拉低價格,現實而言也不大可能。何況,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徐德明曾表示,我國推進不動產登記的首要目標是貫徹落實憲法、物權法要求,保障公民合法財產權利,而非“公民財產大起底”。
  因此作為一項遲早要推進的公共政策,對不動產登記進行理性平和的評估與預判,可能是更加務實的。
  鄧海建  (原標題:“中國式盤問”如何不再令人糾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nwbnuaibtayq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